這是店長第一次踏上歐洲大陸,我覺得歐洲人真的是在生活上比我們先進很多。 我在歐洲內陸轉飛機時坐到了一個中型飛機,就是一邊三個座位、中間只一條走道的那種;整個飛行時間也才 2 個多小時,航程中空姐發了一次熱點心與兩次飲料,店長因為年紀大了腰酸背痛的,所以沒吃東西都只是要白開水喝;就在飛機開始下降,我跟空姐開口要最後一次水喝的時候,這位大姐 (國外航空公司好像都是大姐) 回了我一句話,讓店長很有體會想要寫篇部落格;
她看著我的杯子跟我說:可以用相同的杯子嗎?
她看著我的杯子跟我說:可以用相同的杯子嗎?
我當下很直接地把衛生紙抽起來,將杯子遞給她,這是一班荷蘭的飛機,假設空姐也是荷蘭人吧;我想到這在台灣,一個努力把服務精神向日本人看齊的台灣應該是不被允許的吧,叫客人用看起來像裝了垃圾的杯子是不太貼心的服務吧;但我知道她當時很直接又自然的反應,那不是歧視我、不是情緒化、也不是多講究環保,而是對她來說,我的直覺告訴我,那就是一件『小事』;
我發現歐洲人與台灣人對大小事的看法是顛倒的;
店長從事服務業這麼久當然很有感觸,尤其是天然保養品這一行,很多廠商是有理想信念、奔放熱情、不拘小節;有時候保養品調製起來是在不完美中尋找樂子,不追求批批相等、是要相應時節,不講究樣樣精確、得要順應自然;但她們常常認為的小事對別人來說可不一定是小事;
在台灣,消費者要花錢的可都是『大事』,也讓我們在這過程中是吃盡了苦頭;產品包裝的小瑕疵、因應自然供應所做的配方小調整、町劑過濾的不完整說是想要故意留個植物渣渣讓客人了解她有多天然,各種有的沒的、想的到想不到的,各種能讓客人翻臉的情況,店長在這裡真的都碰過了;
有一個晚上店長到了當地人推薦的一個餐廳用餐,從 7 點多等到了 9 點才進去,而餐廳是 10 點打烊的;其間很多人都想進去用餐,但一聽到要等就離開了,只有店長等到了最後;一開始我看到很多空桌子,上面擺了張預約卡,陸陸續續的有人進去用餐,但真的沒有什麼人離開,直到我進去了才領悟晚上的用餐時間似乎『翻不了桌』;
不翻桌?不翻桌怎麼做生意,店長開始發揮台灣人的效率了,一桌吃下來了不起多少歐、乘上多少桌、一眼望過去多少員工,這樣成本打得平嗎?就算在失業率 10 趴,不是很景氣的國家,都還要堅持這樣?看來對歐洲人來說吃飯就是件『大事』,一個要花 2、3 小時完成的『大事』;
店長後來學到在歐洲吃飯點菜還不是最大事,先生想喝什麼酒,紅酒、白酒、這個酒、那個酒,什麼不要酒??(我擔心低血壓一喝又昏倒給妳餐廳添麻煩);那可樂、可口可樂、果汁、柳橙汁,什麼不要喝的??(外面這麼冷我不是點了熱湯嗎);OK,水,那給我氣泡水;
喝什麼真的是『大事』,那不是錢的問題,menu 上一瓶酒 8 歐,跟去對面大潤發買瓶紅酒差不多;因為有喝的才能聊下去阿,吃飯只有一會兒,喝酒聊天要 2 小時,家人朋友間情感交流才是真正的『大事』;
『小事』『大事』『小事』『大事』『大事』『小事』『大事』『小事』『大事』『小事』
我不知道台灣人的生活包括我自己在內,到底搞清楚多少大事小事,效率跟賺錢到底是大事還是小事,好好吃一頓飯應該是大事還是小事;
小事、大事妳現在有什麼想法了嗎,人生到最後到底會擁有什麼,好像有個輪廓卻又不是明確,還是像店長一樣覺得明確卻也只能唉一聲而已?
不過撐過了這麼多年,我覺得台灣人也厲害多了,現在已經很少客人為了『小事』跟我們翻臉了;上次那位客人跟店長聊了 2 個小時,結帳只花了 5 分鐘,至少情感交流這『大事』,原來我們這家店可也不輸給歐洲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