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大陸的北京與上海都有不少分店的她們,不知道會不會或是可不可能拓展到台灣,也許是卡在各個品牌的代理權問題;but who knows,這種強勢的通路品牌,尤其是結合了實體與虛擬 2 種通路的優勢,誰也不能排除未來會不會造成台灣美妝市場的一種通路革命。
今天的主題 Multibrand 就是像【Sephora】或是【sasa】這樣子的大型多品牌通路,而 Monobrand 是指如美體小舖或是歐舒丹這類的單一品牌。哪一種消費模式客人比較喜歡,很抱歉我沒有答案。但由於我的 Veltiver apothecary 就是屬於小型的通路品牌,所以今天想藉著【Sephora】在店裡多品牌經營上我聽過的一些技巧與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做通路是要有雄厚實力的,【Sephora】就是如此;隸屬於法國精品集團 LVMH,相信大家看前 2 個字母就知道是誰。全球已經有超過 500 家店,法國就 180 家。由於 LVMH 本身旗下就有許多知名的保養及化妝品牌(年輕人喜歡的 benefit 化妝品,新進台灣不久的 Fresh 美國保養品牌,Kenzo 與 Dior 的香水,老牌的嬌蘭 Guerlain,Givenchy 的香水等都是),那如何在產品陳列上不會獨厚自家品牌,能對所有市場上的品牌一視同仁呢?很簡單,就是產品全部不分大小依據英文字母排列。其中有趣的是,依據統計與消費心理學,香水賣最好的,是屬於中間字母的品牌;所以像 Yves Saint Laurent,一直希望至少排在 S,不要是 Y。
【Sephora】著名的 6 層產品陳列區,讓每一個品牌以直線方式,由上往下,獨享一個視覺區塊,當在歐洲有一些大品牌如 Chanel,會佔用到隔壁品牌的層數時,你就知道這是在這家店賣最好的品牌。難怪在歐洲做香水市調的會說:想知道什麼產品賣最好,只要去【Sephora】的牆壁算誰佔了最多層就知道了。(本段是經好友轉述,未求證)
老外在陳列及擺設上面都經過科學的統計數據,什麼位置最能抓住客人的目光,最能提高業績,什麼位置最適合做新品曝光,最適合做活動;這些不能隨便說說,因為這些好地段都要另外收廣告費用的。
看著我可愛溫馨的小店,雖然大家都沒有陳列上的經驗,不過也別有一番屬於自己的風味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