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很久到底應不應該把自己的保養方式寫的清楚一些,因為某些程度來說,這是無法用文字寫的清楚的;我很強調一種自由式的保養,也曾經在部落格中提過很多次,就是說在很熟悉自己肌膚的狀況下,同時很能掌握保養產品的特質下,就可以非常得心應手的依據肌膚狀況來做保養。沒有特定的公式,沒有特定的步驟,這就是我想傳達的自由式保養。
這樣的概念理應是最基本不過的,這樣的邏輯理應也是最基本、但也最成熟的。不過我發現對許多客人來說,這樣的陳述方式太空洞了。台灣人的習慣比較喜歡聽「一個一個步驟的講解」,尤其是當店裡賣得產品多了,有些客人反而容易迷失。
對於受美式自由教育長大的我,要做這樣的決定很痛苦。所以我想了2個星期,希望能採取折衷一點的方式來切入,我還是希望到最後大家能體會到保養可以像藝術一樣是自由的揮灑,找到喜歡的產品、適合自己的產品,就能很自我自在的保養,真正做自己肌膚的主人。
101 通常代表著每個學問最開始的入門課程,至少在國外是這樣區分的。她表示著最基礎、最簡單、對我來說也代表著是最重要的課程。因為只要觀念正確了,接下來的理解與應用都不會困難。
我有時會覺得台灣的教育是倒過來的,我們的教育或是考試都在引導小孩子做很厲害的應用、或是技術上的衍生,題目喜歡做很多變化,越難越好,說是要鍛鍊學生習慣各種型態的題目,然後可以考不倒;可惜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觀念與邏輯思考。不管怎樣 101 對我來說還是有點沈重,希望大家還是用經驗分享的角度來看待。
在臉部清潔後所做的保溼步驟,我很少會往臉上擦超過 2 樣產品:
我不太使用化妝水,我認為那不是每日保養中必須的,有時候我會使用比較有功能性的調理液,我稱之為 Light Serum,像是 SeaFlora 的海藻露或是 Regenerate 的調理液等;但多數的時候我只會用面油按摩後接款面霜來維持臉部的潤度或加強保溼,THAT IS IT!有時候清潔後直接擦精華液再搭乳液(或面霜或面油);我的保養程序沒有所謂的化妝水+精華液+乳液+按摩霜+面霜,我的肌膚不需要,我想妳的也不需要。
去角質的方式,大略挑一款自己喜歡的產品,一週進行 1~2 次,或隨著年齡與膚況來調整即可。我從以前就喜歡 Myrtle Leaf 的柔膚膠,現在就完全投入 ISUN 的蜂蜜柔膚膠,連名字都取一樣就知道我喜歡這樣的產品。在我肌膚敏感出問題那幾年,我很喜歡以前 Pacifica 的一款青木瓜酵素面膜,我一週會使用一次。
我仔細研究成份後發現,由於我臉部的敏感偏重在溼疹與脂漏性皮膚炎,但並不排斥有含酵素與果酸類產品,所以我偏向這樣的去角質方式,不過每個人還是要先知道自己肌膚敏感的原因,同時這樣的產品對少部份人來說是需要先試用的。
我喜歡敷臉,也有很多很多款面膜,有時候我敷完面膜就不使用保養品了,定期的讓臉部休息一下,給她自由呼吸的空間是有益處的。使用面膜當然首先必要了解到每一款妳使用的面膜成份,這是最重要的。我覺得敷臉對肌膚來說是一種磨練,尤其是不同元素的面膜能讓肌膚在短時間內受到不同的刺激與不同的挑戰;長期來說這可以鍛鍊出一個有很強自癒能力的膚質,就會不容易對任何保養品產生依賴。不要讓妳的肌膚成為一個體質虛弱的溫室花朵,敷臉是很有幫助的。
我白天會上防曬,但不是那麼一定;由於我一直都有不同產品在體驗著,所以多數時候使用都是為了測試產品的質感與不同產品間的搭配。紫外線的確是肌膚老化的元兇,但我寧願想辦法少曬一點,也不要單純為了防曬而去擦我不喜歡的產品。我知道要找到自己肌膚喜歡的天然防曬品不容易,我自己這半年來都是使用之後要上的一款氧化鋅產品,有時候單 ISUN 的防護液對我來說也就足夠了。
店裡有販售很多產品,但不是為了讓大家全部擁有,而是為了方便大家找出適合自己使用或喜歡的產品。請記住保養品的成份與試用真的很重要,另外就是要懂得聽自己肌膚的反應,來做出保養品使用上的調整或更換;如果永遠只去聽別人怎麼告訴妳或是用什麼產品,妳將體會不到保養的真正樂趣,也掌握不住自己肌膚的節奏。